淋病介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55人死亡贵州7月法定传染病疫情公布,
TUhjnbcbe - 2021/4/10 15:09:00
李从悠 http://www.ykhongye.com/

贵州省7月法定传染病疫情

共发现传染病21种

总病例数例

报告总死亡数为55例

具体内容请看

本月无甲类传染病报告

科普

↓↓↓

甲类传染病即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

乙类传染病报告

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登革热、炭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10种乙类传染病报告。

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痢疾、肺结核、伤寒副伤寒、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等16种乙类传染病共例,死亡54例。

报告的乙类传染病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肺结核、乙肝、梅毒、丙肝、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4.46%。

高达54例的可怕死亡率

如此可怕的乙类传染病究竟是什么?

究竟该如何预防?

病情介绍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

预防方式

乙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我们就以发病总数最高的前五位病种进行说明。

肺结核:1.生活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注意平时的卫生情况,保持市内空气流畅;2.如发现连续咳嗽、咳痰3周以上或咯血要及时就诊,早发现,早治疗;3.接种卡介苗。

乙肝: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接触病人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具,对血制品应做HBsAg检测,防止医源性传播。接种乙肝疫苗。

梅毒:献血时去正规采血点,在献血前需做全面的血液检查;输血时需要输血单位出示所输血液的检查证明;性行为时一定要按正规方式使用避孕套;定期进行体检。

丙肝:避免与丙肝患者接触;接种丙肝疫苗;献血和输血的流程按照预防梅毒的献血输血流程进行。

淋病:与梅毒的预防方式相同。

丙类传染病

无风疹、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等6种丙类传染病报告。

共报告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等5种丙类传染病共例,死亡1例。

报告的丙类传染病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7.31%。

丙类传染病

可以说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

不过这类传染病的致死率

一般都比较低

那么,丙类传染病具体有哪些呢

病情介绍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预防方式

手足口病:注意饮食卫生,加强体质锻炼;避免与患儿接触;日用品及食具要经常消毒;给儿童勤洗手;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室内要保持良好通风。

流行性腮腺炎: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高发期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科学饮食、进行适当的锻炼;保持室内通风。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尽量少食用贝壳类、螃蟹等海产品,杜绝生吃;隔夜、隔顿的饭菜均应回锅加热;要经常清洁室内环境并勤洗手。

来源:贵州省卫计委、百度百科

编辑:吴志维

编审:刘文强

戳原文,更有料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55人死亡贵州7月法定传染病疫情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