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介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本能药解栀子
TUhjnbcbe - 2021/4/7 17:37:00
白癜风忌食 http://pf.39.net/bdfyy/bdfal/190505/7114709.html

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功效作用: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药类法象》:治心烦懊恼,烦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带,小便不利。《名医别录》:大寒,无毒。主治目热赤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药性赋》:味苦,性大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二:疗心中懊憹颠倒而不得眠,治脐下血滞小便而不得利。易老云:轻飘而象肺,色赤而象火,又能泻肿中之火。

《本草发挥》:成无己云:苦以通之。栀子之苦,以涌虚烦。

洁古云:性寒味苦,气薄味厚,轻清上行,气浮而味降,阳中阴也。其用有四:去心经客热,除烦躁,去上焦虚热,疗风热,是为四也。又云:栀子气寒,味微苦。治心烦懊憹,烦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小便不利。又云:苦,纯阳,止渴。

《本草纲目》: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

郭生白:

1、栀子豉汤系列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虚烦之证,继发于伤寒汗吐下后,而并不因为汗吐下的非法,乃因病后余热。所谓虚烦,并非虚弱之虚,是因胃肠无食积、痰饮等结实之物,所以称虚烦。虚烦即无结实之心烦。因心烦乱而不得眠,思绪躁扰不安,反复颠倒槎枕槌床而不得入睡。心中懊憹不能安卧。刘完素《伤寒直格》说:“烦心热躁闷乱不宁也。”从中医理论说:“胃热则心烦”。栀子豉汤为清热除烦之剂。胃中无热则心神安定。少气者并非呼吸浅表,是病人自觉气少,乃病人的一种急迫感。所以加甘草以缓解。呕为胃气不降,故加生姜以降胃气而止呕。

“栀子豉汤方:

栀子14枚,擘,香豉80毫升棉裹

上二味,以水毫升,先煮栀子取毫升,内豉,煮取毫升,去

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按:栀子苦寒,治胃中热气、面赤。香豉苦寒治烦躁满闷,杀诸毒。从栀子消胃中热气、面赤、目赤热疼、止诸热出血的功能看,栀子能平上部充血。所以栀子治懊憹不眠。再从病人兼有微溏者不可服来看,栀子能清泄胃肠之热。所以栀子合香豉以清胃肠之热而治热上充血的懊憹不眠。服法中说:“得吐止后服”,以栀子豉汤为涌吐之剂。这是明显的错误,决非《伤寒论》原文。看栀子豉汤证凡六条,其中并无一吐字。何况若呕者更加生姜以止呕降逆!从栀子豉本身看,并无催吐作用的记载,从病理说,虚烦不眠并非可吐的趋势。予临床三十年中未见有服栀子汤而得吐者。

2、

说栀子豉汤,栀子豉汤是一个组方,栀子豆豉、有栀子甘草豆豉、有栀子生姜豆豉、有栀子厚朴豉、有栀子厚朴枳实、有栀子干姜,五张方子。栀子豉是在伤寒吐下以后,这是个善后的方子,吐下以后并不是说,吐是错误下是错误,并不是说误治,是说在这个病之后,出现的这些症状。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这是轻的就是烦,心烦不得眠,失眠睡不着觉,要是剧烈的严重的,反复颠倒,反复颠倒是一种失眠的一个体象,就是翻过来翻过去,怎么着也睡不着觉,心中懊憹,懊憹比烦还要重,这么一个症状。我说一下虚烦什么叫虚烦,这个胃里要是有宿食,烦,这不叫虚烦,肠里头有宿便排不下来,这也不叫虚烦,就是胃里没宿食肠里没宿便,这个胃肠道里没有实际的内容,所以叫虚烦,一个虚字,把整个从胃、小肠到结肠,没有有病的东西,没有有病的实在的物质,一个字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这个烦是虚烦,这个虚烦是从哪儿来啊?就是伤寒吐下以后,没有彻底的把热清除了,没有彻底的把一个排异过程做彻底,剩下的这么个症状是因为什么,还有东西要往外排,就不是胃肠里的实际内容物了,可能血里头啊,还有一些东西没排出来,所以啊他还有这个烦啊,就包括着发热、心烦懊憹,这都是神经症状,用栀子豉汤。栀子这个药呢它有一个作用,它能把上头的血液导向下部,从大便排出来,它不是泻,它也不是大便不通通便,它是大便通的时候啊,能把这些东西排出去,他本身没有通便的作用。如果我们说要给他一个含义的话,我们说他能利便不是通便,所以你有大便还让你通一下,也就是这儿个量,所以用栀子。

3、

我告诉你,凡是有心烦睡不着觉的,不问三七二十一,你就给他这个方子吃他准睡着了,但是他能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那是另一回事,但是开始这两天三天准有效,他吃多少安眠药不管事,这个方子就管事,这不发展了嘛。为什么呢,他什么方子也不能,让他这个头上这个充血往下下来,这个血充满了他就烦,烦就睡不着觉,睡不着觉胡思乱想,越想越烦,越烦越想,翻过来翻过去,怎么叫反复颠倒啊?《西厢记》上有一个曲子,里面有一句话说这反复颠倒,我说说的最好,说张生睡不着觉,五千遍的长嘘短叹,一万遍的搓枕槌床,这不是睡不着觉心烦睡不着觉吗,这反复颠倒不过如此。

4、

这个酸枣仁汤和栀子豉汤,治的不是一种病,酸枣仁汤是治的虚,什么虚啊,近于脑贫血,它是一种缺血性的失眠,栀子豉汤是一个充血性的失眠,这么说就行了。

5、

这个栀子是什么啊,是治上部充血的,它这个充血不是说毒,上部充血。牛膝也是引血下行的,它怎么的引血下行呢?咱比方说吃了以后,让你这个下腹剧烈地蠕动,血自然是向下走了,上面的血向下走了,所以这个栀子治上部充血。你看它治不眠,心中懊憹,反复颠倒,睡不着觉,头充血,睡不着觉。它治衄血,鼻子出血,吐血,吐血当然是肺了。把这个血往下走,上部减轻了压力,出血呢,这个伤口自然的就恢复,自动止血及愈合,本身治上部充血。

用栀子,我就知道它在血里头的,栀子是个止血的药,它止血是把血向下诱导,也是从肠里排出去,在肠里排异的东西。

6、

“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腹满小便不利,渴饮水浆,此为淤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茵陈蒿84克栀子14枚打大黄28克

上三味,以水毫升,先煮茵陈减毫升,内二味,煮取毫升,去渣,温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按茵陈苦平微寒,治热结黄疸,利小便。栀子苦寒,清大、小肠大热,利小便,解五种黄病,大黄泻胃肠实热,通大小便。本方以茵陈为主体,佐以栀子大黄,治瘀热在里,利大小便,排除胆色素而通利胆道。要在清里热以消除病因,利二便以退黄疸。

7、茵陈蒿是什么呢?这个黄疸,黄疸发热,冷一阵子热一阵子,就是那个寒热往来,不吃东西,什么都不想吃,全身发黄,咱甭管说那个黄疸指标有多高,就是发黄就发黄了,都一样的治法,茵陈、栀子、大黄,茵陈是利胆的,栀子也是利胆的,大黄就甭说了,吃了大黄以后结肠剧烈的运动,这个不是光是结肠运动,小肠也运动,小肠连着输胆管,输胆管也连着胆囊,可能胆囊也在运动,这个大黄它这个运动,整个的在腹腔产生一个强烈的蠕动。茵陈栀子大黄,这是治发热寒热,寒热不能食,小便不利,黄疸。

还有一个栀子大黄,栀子大黄是什么,栀子、大黄、枳实、香豉,这不是栀子豉汤吗,大黄枳实,这不是小承气汤那半个吗,你看看,这一个是什么啊?懊憹不得眠,黄疸,腹满,懊憹不得眠,大黄枳实不是治腹满的吗,栀子豉不是治不得眠的吗,虚烦不得眠吗,下边有大黄枳实通结肠,上边是栀子豆豉利胆,这个也是发热的。

8、

(学员)咱们今天学这个栀子是有利胆的作用,昨天学的栀子豉汤,它是能够平上部的充血,来治疗虚烦不得眠,这个栀子豉汤也可以用来治疗,上部出血鼻衄、齿衄这些上部鼻出血这些症状,在《本草》里面也对栀子,说它能够治疗下部的出血,包括血尿、大便出血、还有妇女下部出血,那么这个就不能说用平上充血来解释了,我想我的理解就是说栀子这个药,它能治出血是不是能够,但凡是充血性的出血它都能治,不管上部下部。

(郭老)我说这个你是看的《本草》吧,《本草纲目》,尤其《本草纲目》,这是历代的一些医生医案里头摘出来的,它并没有拿出病机来,只是说这个药治什么病,但是我们在,甭管是六经,从张仲景这个系统来说,还是从别的系统来说,下部出血,止血,叫止血也好,有的是药不是一个,我们毕竟得在众药里头,选择一个最好的用吧。我们看到的栀子治上部出血,效果特别好,我没有见过治下部出血这么好的,治下部出血,什么样的出血,不能说一个出血就算完了,那《本草》上可没这么说啊,它就说出血,所以这个本草大夫啊,我说是最低等最低等的大夫,看看《本草》就治病,这是人们这个垢病庸医的,那他啊看看《本草》就能治病,那是耻笑他的,治病用药一定要谨守病机,这在过去说,我们今天说一定要顺势利导。

这个栀子你看,包括大黄,是从上到下走,大黄猛烈,栀子比较缓,性质差不多,差不多不是不差,差不多。至于下部出血,就往往不是这么回事,你下部那儿出血啊?你看膀胱,膀胱蓄血,是瘀血破溃的,用大黄牡丹皮,怎么不用栀子啊,你把大黄换成栀子你试试,准不行,治出血它也不行,止血它也不行。这个栀子治什么啊,治懊憹,不得眠,为什么懊憹不得眠呢,发热,懊憹,这个脑组织,充血,那发烦,整个的上部,是充血的,要不然就不用栀子,我们一看用栀子,而且是懊憹不得眠,还发热,我们就知道是啊,充血性的,烦恼。栀子,栀子的作用是把上部的血,包括头,胸,上部的血向下诱导。我们从哪里知道,栀子,治吐血,治衄血,这不是把上部的血向下诱导吗,我们一看这张方子,脑组织的充血,发烦,心中懊憹,得到的结果是,充血性的,烦,恼,不得眠,用栀子,诱血向下。这个病啊,和这个药啊,非常的灵,一剂药就解决问题,这是用栀子豉。

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本能药解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