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SantalumalbumLinn)是世界最古老和最珍贵树种之一,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在中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具有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
关于檀香
檀香属木兰纲、檀香科、檀香属植物,有着“绿色金子”的美誉,主产于印度东部、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东南亚、澳大利亚、斐济等湿热地区,其中又以产自印度的老山檀为上乘之品。其树高可达10米以上,树干直径15~22厘米,树皮粗糙有纵裂,呈褐色,喜光,不耐荫蔽,忌积水,生长极为缓慢,通常10年也难成材,是生长最慢的树种之一。东汉时期,随着佛教传入,檀香开始进入中国,檀香木作为敬佛的香料,也被从西藏、云南及传入内陆。
在佛教文化中,檀香备受推崇,用途也很广,常称“旃檀”(音译),佛寺常尊称为“檀林”,“旃檀之林”。据唐《慧琳音义》的解释,“旃檀”有“与乐”(给人愉悦)之意:“旃檀,此云与乐。
作为一种集药用、香料、工艺雕刻材料于一身的经济植物,檀香的各部位的经济价值都很高。除了心材可作为药用外,其根部及主干的碎材均可提炼精油(普通檀香的精油价格直逼乳香,俗称“黄金液体”);树冠的幼枝和生长过程中修剪下的部分枝条是高档制香制品企业争相收购的原材料;而檀香木又因其木质坚硬,香气宜人,常常被用于制成家具或首饰。
扩展阅读
檀香和沉香的区别
本质:檀香是直接取材于檀香树的木质芯材,能够天然生长而成;沉香则由沉香树受伤后被真菌感染而分泌出的一种含有树脂的木材,必须经过多年凝结而成。
香气:沉香的香气属于暗香,在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化时才能慢慢闻到,而且香气相对幽淡,不会给感官带来强烈的刺激。檀香的香气属于明香,浓郁扑鼻,明显易闻。在感受上,沉香的香味总是在不知不觉间沁入心肺,颇有“润物细无声”的意境,而檀香就“热情”许多,令人时刻都沉浸在四溢的香气中。
檀香的药用价值
“心材治心肺热症,外涂消肌肤热毒。”
《中国藏药》
传说,佛家修行有成的大德,能从劳宫等窍穴散出香气,谓之“性香”,与檀香相似,这或许也是宗教推崇檀香的原因之一,而另一个原因,是源自檀香特有的药用价值。
檀香在医学实践和日常保健中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包括:治疗皮肤疾病(例如,痤疮、湿疹)、痢疾、淋病、尿路感染、膀胱炎、胃痛、呕吐、焦虑、神经紧张等症状,还可以用来提高免疫力、缓解胸闷胸痛。在中医典籍中记载,檀香入脾、胃、肺经,具有行气温中、开胃止痛的功效,历来被中医所重视。
在藏医药学理论中认为,檀香味涩而辛,性凉、轻、燥,有抗菌、消炎、强心、利尿的作用,其心材可治疗心热、肺热、血热、陈旧热症、肺热、肺脓肿等疾病;用于外敷可以消炎去肿,滋润肌肤;熏烧可杀菌消毒,驱瘟辟疫,穿着用檀香等熏蒸的衣服,有助于怯除因雨季时所蓄积的赤巴。
因此在诸多藏成药的制备中,檀香备受“欢迎”并得到广泛应用,如在著名藏药品牌西藏“甘露”牌的系列产品:七十味珍珠丸、仁青芒觉、回生甘露丸、二十五味肺病丸、十五味沉香丸、大月晶丸、十八味杜鹃丸、八味檀香丸等产品中均能看到它的身影。其中用于治疗肺脓肿、肺结核及肺热的八味檀香丸,是以檀香为君药、与天竺黄、红花、丁香、葡萄、甘草、力嘎都、丛菔等其它七味药材组成,在临床应用中可单独使用或搭配二十五味肺病丸、回生甘露丸等产品使用,具有清肺热,逐瘀排脓的功效,可实现对邪热壅肺引起的各种肺病的治疗,是藏医临床治疗肺病最常用药物之一,也是治疗肺结核的首选药品。
提高大众健康常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获取更多养生之道。
每天敬请收听:
山西健康之声FM.9
每周一、三、四、五、六、日下午16:00-17:00
山西省金诃堂藏药中医门诊唯一指定地址,太原市五一广场儿童公园东门南侧。您有任何健康问题请拨打金诃堂藏药专家热线--,弘扬藏医药文化,造福全人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