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米勒(-)
............................................................................................................................................................................................................................................................................................................................................................................................................
李·米勒,20世纪最顶级的模特和摄影师。
超现实主义摄影大师曼雷是她的情人,
毕加索为她画了很多画,
▼毕加索在米勒手上画画
她和卓别林跳舞,
在希特勒的浴缸洗澡。
经历了混乱不堪的童年
和爱情生活后,
最后,死于平淡的婚姻生活。
............................................................................................................................................................................................................................................................................................................................................................................................................
一,父亲的裸体模特
一一年,伊丽莎白·米勒出生于纽约,
父亲是一位工程师兼摄影发烧友,
母亲是一名护士。
这个美国中产家庭里藏着许多秘密:
儿子喜欢穿女装,
女主人用毒气在汽车里自杀未遂
但最大的秘密是关于米勒的。
一一
米勒8岁生日前两周,
父亲给她拍了一张名为
《十二月黎明》的照片,
小米勒只穿了一双拖鞋,
裸身站在自家房子前。
“十二月黎明”是心理治疗的一个过程。
之前,7岁的米勒
被一个至今身份不明、
所谓的“家庭朋友”强奸了,
她还因此染上了淋病,
这在年可是绝症。
一一
“我要用这样的方式来
治疗女儿的羞耻感。”父亲解释说。
他告诉懵懂的女儿:
“性只是一种机械运动,和爱无关。”
这句话影响了她一生。
一一
父亲对女儿的裸体拍摄
一直延续到她20多岁。
他从没有停止对女儿的“治疗”,
甚至说服女儿和女伴一起
躺在浴缸做他的裸体模特。
米勒的一位女伴说:
“米勒的父亲总是乞求我们
在不同阶段为他脱下衣服。”
一一有人指责他乱伦,
但从来没有证据。
“我崇拜爱迪生,
但同时我也崇拜自己
金发蓝眼的女儿。”这位摄影师父亲说。
二,为你而死,却不能博你欢心
一一
18岁的米勒决定去巴黎学习舞台设计。
她的两名情人以抛硬币的方式
决定谁可以拿着红玫瑰
到码头为她送行。
输家是位学习飞行技术专业的学生,
他不甘失去送行的机会,
决定驾驶飞机追上心上人的船。
不料,飞机在中途坠毁。
在巴黎,米勒同样不乏狂热的追求者。
有位追求者为讨她欢心,
以鸽子飞翔的姿态跳进塞纳河,
再也没有上岸,
她却拒绝向他的母亲道歉。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这些可怜的追求者身上,
还不如去争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被受害人母亲骂作“吃人妖精”的米勒说。
7岁时就要忍着剧痛去接受淋病治疗,
米勒的身体提前尝尽做女人的苦,
她也因此变得早熟,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一一年的纽约街头,出版大亨、
《Vogue》主编康德英雄救美,
将过马路时险些撞上
汽车的米勒一把抓住。
通过康德的关系,米勒很快
成为美国时尚界的宠儿。
有人研究过这次偶遇,
断言它是精心设计的“美人心计”,
但不得不承认,与那些面容姣好、
头脑简单的模特同行们不同,
米勒很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独特的美色。
一一
年,她突然告别
灯红酒绿的社交场回到巴黎,
成为一名摄影师。
“我要成为掌控镜头的人。”
超现实主义摄影大师曼雷
是她选中的老师,
当时39岁的曼·雷告诉
22岁的米勒他不收学生,
但第二天早上他们就一同踏上了旅程,
开始了一段爱恨纠错的师生和情侣关系。
一一
事实证明,米勒不仅是他的学生,
还是他的助手、合作者、缪斯和爱人。
一一
米勒的摄影天才锋芒毕露,
她在一年时间里发明了影响整个
20世纪摄影史的“中途曝光法”,
还帮助法国诗人科克托完成了
里程碑式的先锋实验电影《诗人之血》,
成为永恒的超现实主义女神。
一一与此同时,米勒修改了自己的名字,
将伊丽莎白·米勒改成中性化的李·米勒。
三,游走于丈夫与情人之间
一一
巴黎自由而混乱的艺术空气
让米勒如鱼得水,她与俄罗斯
流亡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情人
塔蒂亚娜、贝特朗·杜臭名昭著的妻子
及弗朗辛·杜放荡的母亲
一起被称为“巴黎最美丽的女人”,
和科克托、艾吕雅等
一群超现实主义成员
有着纠扯不清的关系。
一一这一切让曼雷体会到从未有过的嫉妒。
“你是那么年轻、漂亮且自由,”
曼雷在信中说,
“我恨自己既爱慕你又痛苦不堪。”
一一三年后,米勒撇下曼雷回到纽约继续发展。
她开了一间摄影工作室,
被《名利场》杂志评为
七位最杰出的活着的摄影师之一。
事业正值巅峰,随性的米勒却突然消失。
一一
两个月后她带着夫婿阿齐兹
——一位埃及铁路巨头露面。
很早之前,她在老朋友
卓别林的家宴上就认识了阿齐兹,
当时他身边还有结婚20多年的妻子。
两人的交往遭到各自伴侣的强烈反抗:
阿齐兹的妻子为此自杀;
曼雷画了一张自画像,
他的太阳穴抵着一支手枪,
脖子上套着绳索,
试图以自杀威胁和请求情人回到他身边。
一一
阿齐兹给了米勒
埃及艳后般的奢华异域生活。
但这样的生活于米勒更像度假,
没多久便觉趣味索然。
然后,英国画家潘若斯出现了,
作为艺术圈著名的双性恋者,
他已经与一名女同性恋诗人结婚。
▼潘若斯与曼·雷(前任和现任同框)
与潘若斯交往的同时,
米勒又和曼雷重修旧好。
他们为对方做模特,
促发艺术灵感,
甚至交换彼此的性伴侣。
▼米勒与潘若斯
一一
潘若斯不愿自己只能
分得米勒三分之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