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期)
八、氨基糖苷类
本类药物又称氨基糖甙类,第一个品种链霉素于年上市。
特点:⑴对葡萄球菌属有抗菌活性,但对MRS(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敏感性较差;⑵对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及革兰阴性球菌不敏感或作用较弱;⑶对绝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有强大抗菌活性;⑷部分品种(如阿米卡星)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抗菌活性,对不动杆菌属有一定抗菌活性;⑸对厌氧菌无抗菌活性;⑹与β内酰胺类合用有良好协同作用,是治疗中、重度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常用方案;⑺耳、肾毒性较大。
20年前国内推出的每日1次给药疗法(Qd疗法),即将每日剂量1次输注。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Qd疗法较易引起神经肌肉传递阻滞作用(可导致心肌抑制、低血压和呼吸衰竭)、耳、肾毒性及其他不良反应。年,国内专家对本类药物Qd疗法予以否定,认为该给药方法临床证据欠缺,迄今无循证医学依据,故原则上不宜使用Qd疗法,仍以每日2次给药为宜。
主要品种:链霉素、庆大霉素、核糖霉素、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小诺米星、西索米星、奈替米星、异帕米星、依替米星、大观霉素等。上述品种均已在国内上市。依替米星系我国研发产品,抗菌活性、毒性作用与庆大霉素基本相仿。
品种间的区别
⑴阿米卡星对氨基糖苷钝化酶稳定性较高,对多数庆大霉素耐药菌株敏感,是本类药物中最为优秀的品种。年以来的国内药敏试验显示,本品对革兰阴性杆菌高度敏感,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重症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最重要药物之一。⑵奈替米星对某些庆大霉素耐药菌株有效,但不及阿米卡星。⑶链霉素仅适用于结核菌感染。⑷西索米星的抗菌活性和毒性作用与庆大霉素相似。⑸大观霉素系氨基环醇类药物,为抑菌剂,仅对淋病奈瑟球菌有抗菌活性,抗菌作用强度一般。⑹核糖霉素抗菌活性较弱,耳、肾毒性与卡那霉素相似。
九、大环内酯类
第一个品种金霉素于年上市,随后红霉素于年问世。在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本类药物在国内被广泛用于革兰阳性菌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所致感染的治疗。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国内性病发生率剧增、细菌对本类药物敏感性有所恢复,以及新型优秀品种的问世,使得本类药物在临床上再次被广泛使用。但近15年来国内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原先敏感的病原菌对本类药物再次呈高度耐药。
㈠大环内酯类分类
根据上市时间划分,可分为沿用大环内酯类和新型大环内酯类。
根据大环结构中碳原子数量的不同,可分为:
⑴14员大环内酯类(红霉素衍生物),主要品种:红霉素、依托红霉素(无味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氟红霉素等。前6药已在国内上市。
⑵15员大环内酯类,主要品种:阿奇霉素,已在国内上市。
⑶16员大环内酯类,主要品种:柱晶白霉素、交沙霉素、麦迪霉素、麦白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乙酰麦迪霉素、罗他霉素等。前6药已在国内上市。
㈡沿用大环内酯类特点
沿用大环内酯类品种有:红霉素、依托红霉素、琥乙红霉素、交沙霉素、麦迪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等,主要特点为:⑴对链球菌属和大多数厌氧革兰阳性菌敏感,但近15年来国内细菌耐药性监测资料显示,链球菌属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达60%~80%,甚至更高;⑵对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空肠弯曲菌和幽门螺杆菌敏感性较低;⑶对MRS、肠球菌属和绝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无抗菌活性;对厌氧革兰阴性菌(如脆弱拟杆菌)作用较弱;⑷对非典型病原体如嗜肺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敏感;⑸组织穿透性较强;⑹对胃酸不稳定;⑺血药浓度低;⑻胃肠道反应著;⑼能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㈢新型大环内酯类特点
新型大环内酯类品种有: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阿奇霉素、乙酰麦迪霉素和罗他霉素等,主要特点为:⑴抗菌谱和适应证与红霉素相仿,新型14员、15员大环内酯类的总体抗菌活性比红霉素强,16员大环内酯类比红霉素弱;⑵新型14员、15员大环内酯类对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球菌、卡他莫拉菌、嗜肺军团菌、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的抗菌活性大于红霉素;⑶耐酸;⑷口服吸收较完全,血药浓度高,半衰期长,每日服药1~2次即可;⑸胃肠道反应较红霉素轻。
克拉霉素对幽门螺杆菌有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菌、肺炎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和嗜肺军团菌的抗菌活性为本类药物中最强。
阿奇霉素对某些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亦有一定抗菌活性,对肺炎支原体的抗菌活性为本类药物中最强。
㈣小结
本类药物品种较多,在已上市的品种中,以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最为优秀。
近15年来的国内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原先敏感细菌(主要为链球菌属)对本类药物呈高度耐药,故本类药物仅适用于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嗜肺军团菌、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所致感染的治疗,对其他病原体感染已基本无效。
十、林可胺类(林可霉素类)
特点:⑴对葡萄球菌属和某些链球菌属细菌敏感;⑵对大多数厌氧菌敏感,对艰难梭菌不敏感;⑶对MRS、肠球菌属、肠杆菌科、非发酵菌、流感嗜血杆菌、革兰阴性球菌无抗菌活性;⑷组织穿透力强。
主要品种: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注意事项:近15年来国内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需氧菌对本类药物已高度耐药,对需氧菌所致的感染已无临床使用价值。近10年来,国内公布的指南或共识,不再推荐本类药物用于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所致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十一、糖肽类(万古霉素类)
第一个品种万古霉素于年上市。当时因生产工艺差,产品杂质多,耳、肾毒性大,且当时革兰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故本品上市后在临床上很少使用。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革兰阳性菌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对抗菌药物耐药性逐年升高,但对本类药物始终高度敏感。因而本类药物成为临床上治疗高度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最重要药物之一。
特点:⑴对需氧革兰阳性菌和厌氧革兰阳性杆菌高度敏感,耐药率极低;⑵对需氧和厌氧革兰阴性菌,及厌氧革兰阳性球菌无抗菌活性;⑶抗菌作用强,为快效杀菌剂(对肠球菌属为抑菌);⑷组织穿透力较差。
适应证:⑴耐药性极强的革兰阳性球菌(如MRS、屎肠球菌、氨苄西林耐药粪肠球菌、头孢曲松耐药肺炎链球菌)引起的重症感染;⑵口服用于重症或经甲硝唑治疗无效的艰难梭菌所致的假膜性肠炎或结肠炎。
主要品种: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均已在国内上市。
替考拉宁不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
十二、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
利奈唑胺(斯沃)为全合成噁唑烷酮类抗菌药,为新型抗革兰阳性菌药物。本品于年首次获美国药监局批准上市,年9月获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
特点:⑴对革兰阳性球菌(如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有强大抗菌活性,一般不产生耐药性,与其他类抗菌药物几乎无交叉耐药性;⑵对流感嗜血杆菌有一定抗菌活性,对卡他莫拉菌有较强抗菌活性;⑶对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如艰难梭菌)有较强抗菌活性;⑷对淋病奈瑟菌有抗菌作用;⑸对支原体属、衣原体属、结核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巴斯德菌属和脑膜炎败血黄杆菌亦有一定抑制作用;⑹对肠杆菌科和非发酵菌无抗菌活性;⑺对骨髓造血系统有抑制作用,用药期间应每周做血常规检查。
与糖肽类药物(如万古霉素)不同,本品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生物利用度达%。
主要适应证:MRS、高度耐药肠球菌属和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引起的重度感染,不宜用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和导管接触部位感染。
十三、利福霉素类
利福平于年上市,是目前抗结核病一线药物。本类药物尚有:利福霉素SV、利福喷汀及利福布汀。
利福平与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联合是各型肺结核短程疗法的基石。利福喷汀也可替代利福平作为联合用药之一。
本品除对分枝杆菌属(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外,尚有以下特点:⑴对革兰阳性菌(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敏感,近年来对MRS的敏感性略有下降;⑵对革兰阴性菌中奈瑟球菌属(如脑膜炎奈瑟球菌、淋病奈瑟球菌)高度敏感,对黄杆菌属和流感嗜血杆菌敏感,对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无抗菌活性;本品可用于脑膜炎奈瑟球菌咽部慢性带菌者或与该菌所致脑膜炎患者密切接触者的预防用药,但不宜用于治疗脑膜炎奈瑟球菌感染,因细菌可能迅速产生耐药性;⑶对多数厌氧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敏感,包括艰难梭菌和脆弱拟杆菌;⑷有强大的组织穿透力,在一些其他药物不易透入的器官组织(如前列腺和骨组织)中可达极高浓度;⑸单独使用时,细菌可快速产生耐药性,故一般应与其他抗菌药物合用(TMP-SMZ例外,体外试验显示该两药合用有拮抗作用);⑹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万古霉素宜联合利福平治疗,因前者渗入肺泡衬液和肺泡细胞的量低。
总之,本品用于敏感菌感染治疗时,须与其他抗菌药物合用。
十四、环脂肽类(达托霉素,daptomycin,克必信)
达托霉素粉针剂于年1月获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
药敏试验显示,本品对葡萄球菌属(包括MRS)、肠球菌属、链球菌属、JK棒状杆菌、艰难梭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等革兰阳性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对革兰阴性菌无抗菌活性。
年9月,美国药监局批准本品粉针剂用于治疗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复杂性皮肤及皮肤软组织感染、血流感染和右心心内膜炎。
临床研究显示,治疗复杂性皮肤及皮肤软组织感染,本品有效率与万古霉素相仿。但本品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较差,主要原因可能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存在可使本品水解灭活,故本品不宜用于肺部感染。
(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