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介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深读丨这是真实世界的真实疾病有约13
TUhjnbcbe - 2024/5/4 17:24:00
治疗白癜风价格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如何定义艾滋病?”

“这是真实世界的真实疾病。”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临床学组委员、医院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建云这样回答。

不久前,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家吴尊友研究员表示,目前中国青年学生的感染仍未能控制,男男性传播感染达到历史最高点。

如果按照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到年诊断90%、治疗90%、治疗有效90%的目标,中国在诊断和治疗覆盖上还有差距,有约三分之一的感染者未被发现,防艾工作任重道远。

甘肃尚买不到HIV“后悔药”

在兰大一院感染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岳伟的门诊上,每月总能遇到几个咨询“预防HIV感染阻断药?”的特殊人群。

他们的主诉大同小异,“不久前,和陌生人发生了高危性行为,现在心里很惶恐。”

同样的场景在我省各个HIV医院轮番上演。

医院感染科是我省艾滋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全省四成HIV感染者及患者在此治疗。主任医师王建云告诉兰州晨报记者,“医务人员、人民警察可能因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而预防性用药的发明和使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种阻断性药物对于非职业暴露人群并不具有可及性。”

据介绍,目前我省艾滋病的暴露后预防用药主要应用于职业暴露预防,也就是医疗卫生以及人民警察等因职业活动发生可能导致感染艾滋病毒的情况。

“比如,皮肤损伤是医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毒最常见的,此外,还有羊水、含血液体、阴道分泌物等。与不安全性行为相比,这样的职业暴露相对更加危险。所以,暴露一旦发生,暴露者及相关人员会第一时间上报,由相关机构统一调控相关专家进行评估,应用职业暴露后的预防用药。”

王建云主任表示,非职业暴露人群无法获取阻断性药物原因有二。“其一,对于职业暴露人员的预防,阻断性药物是免费提供的,但药物贮备有限。若随意扩大免费发放范围,财政压力很大。其二,发生高危性行为后,很多人仍不明确对方是否为HIV暴露源。对于这些人群,不建议马上给药。因为盲目服用阻断性药物,无法对HIV病毒进行‘精准打击’,更可能由此造成服用者的耐药。”

年轻人感染率日渐走高

对于“HIV阻断药物为何不能自行购买?”兰大一院感染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岳伟的立场鲜明。“高危性行为后,试图通过服药的方法进行感染阻断,这是本末倒置,不仅无益于艾滋病的防治,反而有可能使不安全的性行为愈加泛滥。对于社会风气、道德观念的负面影响,更是显而易见”。

他强调,“艾滋病防治策略中,最有效的一步就是洁身自爱。退一步讲,在发生高危性行为后即便服用了HIV感染阻断药,也阻断不了淋病、梅毒、性病的感染风险。”

伴随网络社交媒体的发达,手机摇一摇,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读丨这是真实世界的真实疾病有约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