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特智谷趋势出品
ID:zgtrend从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仅仅用75年时间,依靠全体人民艰苦奋斗,就从一穷二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全球首架国产大飞机C圆满完成首飞,中国高铁延伸出了世界的大动脉,"长征八号"运载火箭从海南腾空完成了太空首秀,超过1.8亿的市场主体活跃国民经济,近1亿人在8年时间摆脱绝对贫困……国家之大,是14亿人托举的力量。国家之强,离不开各行各业具有方向性价值的大公司之顶天立地。其中,金融作为"国之大者",是一支润物细无声的关键力量。
"中国的崛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崛起的背后,一定是以几家全世界最杰出、最优秀的企业作为支撑,平安必定是其中的核心企业之一"。25年前,创始人马明哲给11岁的中国平安如是写下一生之抱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迎来大发展大繁荣,中国平安也写下了一页页浓墨重彩的篇章。
从深圳蛇口13人团队起步,中国平安凭借蓬勃的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打破金融边界,引领商业创新,用36年时间,成长为与汇丰、花旗等百年老店比肩的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集团。其创业发展历程,也为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辉煌历史写下生动注脚。
从蛇口走来——永远在创业
平安是蛇口的孩子,30年来,我们从未改变当年从蛇口出发时的精神和品质。永远在创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这句话是蛇口基因的集中体现,也是平安文化的精髓概括。在这样的鞭策下,平安一路走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马明哲
年5月28日,随着国产大飞机C执飞的MU1航班穿过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世界航空史就此改写。C的一飞冲天,彻底打破了欧美在这一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局面,在万亿级航空市场开辟了新天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整个C项目,集结了全国最顶级的产业资源和要素,足足有多家企业、数十万产业人员投身其中,奋力拼搏。
其中,试飞C客机机身、零备件的一切险与责任险,保险价值高达21.6亿,正是由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产险承保。这也让中国攻克"皇冠上的明珠",有了一重极为坚实的保障。
中国平安助力C的故事,只是中国金融业大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就踏上了波澜壮阔的征程,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形成一整套覆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期货等领域,种类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机构体系,实力大大增强,让中国跻身世界金融强国之列。
中国平安就是在这段金融狂飙史中诞生、成长。今天,它最新的头衔包括:
《财富》世界强第53位,蝉联全球保险企业第1位;《福布斯》全球企业0强第29位,位列中国保险企业第1位;连续八年蝉联BrandFinance全球保险品牌价值强榜单第1位......
很难想象,这样一家巨无霸企业,36年前竟然是从一条小街道走出来的——
深圳蛇口工业区招商路北6栋一层。
初创团队仅有13人,注册资本4万。人们曾如此描述这家金融机构的"穷"出身:"蛇口中心区的招商路不过数百米,马路南头,招商大厦敦敦实实地盘踞着,招商银行在一楼,像个现在的支行;马路北头是平安保险,也在一楼,像个专卖店或事务所。"
如今呢?中国平安员工总数已经超过28.8万,年全年赔付超5亿件,过去十年对全国纳税亿,客户规模2.32亿,平均每6个中国人就有1个是平安的客户。
36年间,平安以敢为人先的姿态,勇立潮头,努力谱写当代中国金融最壮丽的篇章:
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
第一家引进寿险营销体制和现代计算体系,率先引进外资、外脑的金融企业;
第一家聘请国际会计师对公司财务按国际标准进行审计的公司;
第一家建成综合金融集中后援平台,少见的持有全金融牌照,并成为全亚洲最大的后援平台……
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金融保险集团;
率先跨界向科技、医疗全面进军的传统金融保险企业……
今天,业内流传着一句话:
如果你想知道未来金融业要发生什么,去看看马明哲在做什么。
在世界十大保险公司中,平安与"百年老店"德国安联、法国安盛、美国大都会比肩,是其中最年轻的一员。这似乎也是中国用短短75年,走过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历史的一个生动隐喻。
平安何以后来居上,成为全球综合金融的一面旗帜?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冲破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诸多藩篱,平安无法破土而出;如果不是诞生于改革开放第一块试验田——深圳蛇口,平安不会生而改革、生而全球化;如果不是生逢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浪潮,平安不可能迅速长成参天大树。
与此同时,夙兴夜寐的危机意识、持之以恒的改革创新精神,刻在平安的骨子里,让平安在无数关键时刻做出"难而正确"的前瞻性抉择,也成就了今天的平安。
回顾历史,平安在36年来完成了四次战略升级,实现四次重大跃迁:
第一个十年,探索市场化现代保险。平安打破了国内保险市场长期由一家公司独家经营的垄断局面,大胆地引进寿险营销体系,在产品、精算、服务等方面率先向国际水准看齐。某种程度上说,平安引领了中国金融业尤其是保险业的改革开放。
第二个十年,探索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安集齐了保险、证券、信托、投资、银行等金融的全部牌照,并逐渐搭建"一个客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的雏形,打造高壁垒的综合金融模式。
第三个十年,探索"金融+科技"的新金融。今天,平安已经是金融企业里最"像"科技公司的一个,成为全球金融科技的领跑者,也为发力金融科技生态循环体系奠定了基础。
第四个十年,深入推进"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并行、科技赋能战略。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响应健康中国和积极老龄化国家战略,平安致力于成为每一个家庭身边最专业的金融顾问、家庭医生和养老管家。
平安每一次战略升级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响应时代的召唤,而不变的是平安始终如一的内核——"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
念兹在兹——办让人民满意的金融
平安不是一个赚钱机器,而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企业。
——马明哲
“我们的使命: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使命,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中国平安新价值管理文化》(再版)如是写道。
金融为民的核心使命,驱动平安36年来以人民为中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推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引领金融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如果说一开始,平安是跟随、追赶,向国际前辈问路,"摸着石头、借桥过河";今天的平安,已经自己"造桥过河",并开拓了综合金融、数字化金融、养老金融等数个"无人区"。在这一进程中,不断服务更多客户,"成为客户身边最专业的金融顾问、家庭医生、养老管家"。
其一,打造"综合金融商超"。这是一条艰难的路,放眼全球,成功的案例凤毛麟角。平安却义无反顾,选择了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从打造全球最大的后援集中中心,到内部打通多个产品、多项服务、对外提供一站式"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服务,一步步敢为天下先,最终造就了被华尔街投资人士称为"孤品"的综合金融商业模式。
凭借丰富的综合金融产品体系,截至年6月30日,平安集团个人客户数2.36亿,其中持有集团内4个及以上合同的客户占比为24.9%,个人客户的客均合同数2.93个,有超8,万的个人客户同时持有平安多家子公司合同。客户真金白银的投票,代表着沉甸甸的信任。
其二,引领数字金融转型。在互联网风起云涌、蚂蚁金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