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路英崔喜善)讯,人保的三定,从集团到子公司已持续半年有余,目前子公司三定仍在进行中。
近日,《财联社·保险频道》记者独家获悉,肖建友被任命为人保再保险公司董事长,已内部发文。
在此消息之前,人保寿险董事长也由缪建民变更为肖建友。除此之外,肖建友还担任人保集团副总裁。记者注意到,作为自国寿系引入的新高管,肖建友是人保集团副总裁级别高管中在子公司担任职务最多的。
人保集团董事长缪建民在近日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今年上半年寿险健康险加起来对集团的利润贡献已超过17%,我们希望寿险和健康险加快发展,在价值和利润贡献方面,在将来能与财险相匹配。”
相匹配是何含义?数据上来看,人保财险规模保费收入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缪建民这样的期待对寿险、健康险公司而言是怎样的压力与动力?而作为老牌规模保费起家的寿险公司,人保寿想与财险平起平坐又谈何容易?
缪建民任上发挥空间、专业所在都指向寿险
价值和利润贡献方面,缪建民希望人保寿险和健康险公司在将来能与财险相匹配,并非简单说说。
“意思很明确,就是市场地位要和财险齐平,话虽然平和,但足以看出缪建民的决心。在他就任前,人保财险保费收入规模就已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对他而言,在任上把人保寿做大做强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上述知情人士对《财联社·保险频道》记者表示,“肖建友此前一直负责寿险工作,担任人保寿险董事长也是为加强人保寿险的发展。”
(上半年老三家保费收入、净利润情况表)
仅从国内来看,人保财险作为财险业响当当的老大,目前仅与第二名之间就有相当的距离。规模上,今年上半年,财险“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5亿元、.66亿元、.58亿元,人保财险规模超过第二、三名公司保费总和,并且增速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利润上,人保财险上半年净利润.5亿元,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分别为.95亿元、33.5亿元净利仍超出两家总和。
再用更直观的数据展示下,年共计51家财险公司实现盈利,净利润合计.54亿元。人保财险一家公司盈利.68亿元,占了近42%。
缪建民自年4月国寿集团副董事长、总裁、党委副书记任上,赴人保集团任执行董事、副董事长、总裁;年1月升任集团董事长,并陆续获批人保财险、人保资产、人保健康、人保寿险、人保香港等子公司董事长。
从最大的寿险集团转战最大的财险集团,缪建民的发挥空间、专业所在都指向寿险。然而,要与上述这样一个人保财险相匹配的人保寿险是怎样的?
从业务规模来看,人保寿险虽贵为“老七家”(指:国寿股份、平安寿、太保寿、太平人寿、新华、泰康、人保寿险)寿险公司之一,但与国寿、平安两家几千万级规模的公司显然没法比。从利润指标看,人保寿险更是不在前十之列。
以年数据为例,人保寿险全年规模保费收入约亿元,排在寿险行业第8位,但净利润只有7.18亿元,排行业17位。
成立于年年底的人保寿险以规模起家,称得上是投资驱动型险企的鼻祖或初始模式。成立之初,利用借人保财险渠道、及短期内自设大量分公司铺设的线下网点以及银邮渠道大力发展,制定了“超常规跨越”战略,在四年之后的年就收获了亿元的保费。
但是,由上图可以看出,自年以后,保费收入起起落落,而净利润则只有在、年超过了10亿元,这两年投资收益随股市高涨明显增加,净利润大增。
在这种基础之上,人保寿险一把手更换,各方面的大调整几乎是必然。
人保寿险变革酝酿中
“肖建友已经以人保集团副总裁的身份在人保寿险开展工作。”上述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肖建友在担任人保寿险董事长后,公司接下来很快会出现组织架构变革或者一些新的创新做法,并可能伴随高层人事变动。
肖建友来自国寿系,于年8月进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老人保),老人保分拆为人保、国寿之后,年8月起进入中国人寿,历任国寿江苏省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年7月起进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国寿股份)总公司,历任总裁助理、副总裁。
年12月底,林岱仁辞任国寿股份总裁,苏恒轩接任。今年下半年,50岁的肖建友从国寿股份副总裁任上转战人保,并升任集团副总裁。
记者根据人保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