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揭开新能源车险理赔黑匣子那些痛与难
TUhjnbcbe - 2024/4/1 21:54:00
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对新能源车险理赔而言,绕不开两大根源性问题:一是赔不赔,二是赔多少。


  3月18日,由《今日保》、北京保险服务中心、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新能源所联合举办的“年第一期新能源车险交流会”上,保界课堂创始人张彬,同我们分享了《新能源车险理赔的“痛”与“难”》。


  相比传统车险,新能源车险当下的理赔无疑困难重重,但问题终要解决,行业终要发展。


  明明有着无比灿烂的为例,但超越%的综合成本率,居高难下的理赔率,如何解决?


  1


  -InsuranceToday-


  细数新能源汽车的理赔痛点


  到底有多少人为的、蓄意的、伪造的破损?


  对新能源车险,保险公司最为关心两个问题:


  一是承保,是不是敢大胆放开的保?


  二是理赔,是不是兜得住?


  与保险公司一线多年的交流,可以明显发现:对于理赔,特别是对新能源车的理赔,技能不足或者说技能需求还是很大的。


  这种需求源于什么?本质上源于市场中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赔付成本控制不住,产生系列连锁问题。


  汇总这些问题:既包括行业担心的赔付率高,如保险公司跟蔚小理、特斯拉合作,承保很多车,但一到年底,赔付统计超%。显然,这无法与财险公司与新能源汽车战略相配。


  同时,也包括行业创新视角反映的问题,如CTP(celltopack)电池及CTB(celltobody)车身一体化电池的行业“颠覆性创新”。这类电池是当下最新的技术,但对理赔是最“痛”的点,原因在电池的可修复性非常差,导致新能源车高保险费用的同时,赔付更高。


  那么,作为新能源的动力电池外壳不能修?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它们是一体化成型,里面是用胶浇铸的。当然也存在一系列其它的问题。


  比如保险公司推的第三方维修,但第三方也处于不断发展和自我提升迭代的过程,面临太多的实际困难。


  如电池定损,一个长条形的伤,影响使用吗?不影响使用。但如果维修方提出电池出现外伤必须更换,否则将不提供“终身质保”,第三方怎么做?


  又如厂商的电芯终身质保,或者8年12万公里,但在第5年电池出现问题,4S店要先看看电池外观有没有伤,如果有伤则不属于厂家质保。车主怎么办?保险理赔怎么办?太多的类似问题。


  电池价格可占比整车40%到80%,甚至更高,因此轻轻托一下底,新能源车维修费用可能就是5万、6万,甚至10万以上。


  太多的案件显示,动力电池经常托底,一托底就是各种各样的维修费用。这究竟掺杂了多少人为的、蓄意的、伪造的破损。从电动车的数据角度讲,采集面和识别面非常广泛,但是理赔很难。


  2


  -InsuranceToday-


  再说理赔的根源性问题


  你“赔不赔”,“赔多少”?


  理赔,同样绕不开两个根源性问题:一是赔不赔,二是赔多少。


  如上图轻微损失是否达到更换标准?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换修的标准是什么?行业的标准是什么?厂家的标准是什么?


  对动力电池换修标准,各厂家多不一样,趋势则愈发严格。如有厂家的标准:长度不能超过5公分,深度不能超过5毫米。


  那保险行业的标准是什么呢?


  再看新能源汽车的托底事故,除电池外伤,还有大量因托底造成的电子故障。怎么确认电子故障与事故相关?怎么确认动力电池的电子故障不是人为伪造?


  这需要理赔相关人员大量的技能储备。那么需要什么工具诊断?现场,该如何排查?


  如果在4S店,可借助4S店的诊断设备;如有外采设备,亦可用上,这对理赔人员的能力又是个挑战。


  能不能看得懂,DC/DC输入电流过大什么意思?DC/DC故障,哪个是关键故障?如果要查10个故障,先查哪个?


  作为理赔系统,应该有一个怎样的流程?用什么样的工具?采集哪些证据?最终确定的高低风险,如何应对?


  我建议,可从如下三个方向解决:


  第一,是否能够掌握现场的排故方法;


  第二,是否能够读取故障的冻结帧;


  先判断故障的性质,是撞出来的,还是4S店或人为的?怎么判断?


  例如,明明知道故障时间和故障里程,但故障时间晚于报案时间,就可直接说明,故障不是撞出来的。


  第三,如何判断与故障的关联性。


  三个方向,人、工具、管理。


  从人来说,即完全掌握故障代码含义,同时掌握现场诊断流程与思路,具备现场排故的专业能力;


  工具方面,指能否通过专用的工具、系统或者产品判断故障出现的时间、里程及与事故信息相对比。


  管理的方面,有维度:即是否具备风险案件的识别能力?是否具备有风险案件的排查流程?是否具备新能源车险风险的应对机制?


  3


  -InsuranceToday-


  面对理赔的黑匣子


  新能源车险经营机构,怎么办?


  事实上,新能源车险理赔是个行业性、全国性的疑难杂症。所谓疑难,其实大概率都是人为伪造,或信息不对称造成。


  对此类情形,险企当如何?我有三点建议:


  第一,提升理赔人员技能。


  新能源汽车在迅猛发展的同时,目前行业对新能源的理赔技能尚有巨大缺口。如传统技术娴熟的理赔员可辨别发动机内部构造及常见损失,但对新能源汽车是否能够做到同样熟知与认知?


  第二,以专业设备调取数据。


  新能源汽车在电子信息采集层面已达极高水准,通过对新能源汽车OBD数据读取,或远程信息读取,很大程度上可掌握事故故障出现的时间、地点和里程,这对保险理赔的调查与反渗漏至关重要。


  第三,建立有效的理赔流程及统一标准。


  大量行业难题与实例显示,单一的提升理赔技能与配备有效工具尚不能彻底解决理赔黑匣子,还需要对理赔流程的梳理、整合、监控,才能对新能源汽车的理赔有效管控。


  最后,对于新能源汽车承保与理赔,问题越多,机遇越大。

本文首发于

1
查看完整版本: 揭开新能源车险理赔黑匣子那些痛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