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要的都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心型城市,主要特征是拥有数量众多的跨国公司总部,对外辐射及影响能力较强,代表性的城市有东京,巴黎等;另一类是门户型城市,与中心城市最大的区别是本土的跨国公司较少,缺少世界级的本地企业,因其门户特征而吸引了众多的跨国公司在此设立分支机构,代表城市就是香港和新加坡。当然也有一些城市兼具以上两种特征,比如伦敦和纽约,既是全球中心城市,同时也是世界级的门户枢纽。
作为国内的明星城市,深圳提出要建成全球标杆城市。那么深圳拥有什么样的属性?国际六大都市作为目前的全球标杆城市,哪一个才应该是深圳对标的对象?又或者深圳的未来不应仅局限于这六座都市?我们知道深圳拥有许多国内知名企业,像华为,腾讯,平安保险,招商银行,万科,恒大,这些企业都是世界强企业,在国内外拥有众多的分支机构,此外还有一些企业虽然不是世界强,不过在国内外同样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比如中兴通讯,比亚迪,顺丰等等。
正是由于这些企业的存在,深圳对于周边地区乃至全国都有很明显的辐射作用,华为在东莞建有终端公司以及研发基地,中兴通讯在河源也设有生产基地,比亚迪在惠州同样拥有庞大的工厂,而招商,平安,万科,顺丰的下属部门遍布全国。因此深圳扮演的更多的是一个中心型城市的角色。从这个角度来说,香港,新加坡并不是深圳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两座城市都是典型的门户型都市,是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以及东南亚市场的窗口,本地企业最为知名的是一些地产公司或者贸易公司,像香港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以及长江实业,老牌英资企业怡和集团都属于这一类。
那么巴黎和东京是否能成为深圳的目标?巴黎虽然是国际中心城市,不过更多是一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东京是日本的经济中心,拥有世界强企业总部38家,包括三菱,丰田,索尼,日立等一大批跨国公司的总部都位于此地。东京制造业非常发达,科技巨头云集,这一点与深圳非常类似,如果要在6大都市中找一个深圳对标的对象,东京无疑是最合适不过了。而全球最顶尖的两大都市伦敦和纽约都是世界级金融中心,更重要的是都是百年历史名城,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全球具有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影响,显然不符合深圳这座年轻城市的定位。
从经济总量来看,东京是世界第二大都市,去年GDP高达亿美元,与排名第一的纽约非常接近。深圳市去年的GDP总量约亿美元,与东京有近三倍的差距;世界强总部企业8家,与东京同样有近5倍的差距,不过深圳也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深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创新文化,创意之都成为深圳的标签,而这一点东京是很难相比的,这也是深圳未来实现超越,成为全球标杆城市的最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