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今天,我居然又接到了一个小金保的保险
TUhjnbcbe - 2024/6/4 17:49:00

大家好,^-^我是可以让你了解更多金融知识的“道叨”!

郑重声明:本文非广告,无任何利益关系、非投资建议,仅代表个人观点分享。

今早上班,突然接到了弘康人寿的推销电话。

电话内容的大意是本人之前曾经在京东买过它们的产品“小金保”,问现在是否还考虑继续购买。

明确拒绝后,然后就是所谓的回馈、福利(一听就是保险销售),要送给我。

再次礼貌地表达了拒绝,对面的销售人员丝毫不顾及话筒对面的感受。

肆无忌惮的,巴拉巴拉地说着销售话术。

迫于无奈,只能挂断电话。

要知道,我已经好几年没有接到过类似的保险推销电话了。

记忆中的上一次保险电销,还是平安(不是黑,纯粹是第一反应)....

在收到无数次贷款、信用卡推销之后,能接到保险的,也是惊喜啊。

一、“小金保”们是什么?

回到这通电话的本身,“小金保”这个词也随之闪入了我的脑海。

最近这段时间,关心银行存款、理财的事比较多。

倒是对这种互联网型的理财保险,疏于关心了。

想想过去。

“小金保”们,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京东的小金保、滴滴的小金罐....。

背后其实是保险公司的一些万能险、投连险等理财型的保险产品。

在互联网上深耕比较多的,就是弘康人寿了。

滴滴和京东的产品,背后就是他们家的。

此类产品本身是有5年的锁定期(提前支取会扣手续费,且有1%的初始本金扣除)。

产品表面看是类活期,“取现"是通过保单质押的方式来实现。

现阶段看,收益水平和“灵活性”,确实还算可以。

暂时还没有出现大幅度的波动或下滑。

二、“小金保”们的风光

现阶段,暂时还无法去评价这类产品的合理与否。

但在当时的情况,对一些找不到“存款门路”的群友来说,未尝不是一个错的选择。

因此,去年在银行存款刚下的时候,这类保险产品还是“风光”了不少时间。

同时,一些第三方平台,也都在发力此类产品(保险理财)。

希望通过这类产品,可以挽留住用户的资金。

以京东金融为例,当时投入了大量的“客户经理”在电话推销这个叫“小金保”的保险产品。

当时很多群友都接到了推销电话。

印象中,但凡上个有过存款产品的三方平台,只要它有保险销售资质的,肯定有此类产品!!

而且背后的保险产品,几乎都是弘康人寿,小部分是其它保司。

你要说风光吧,还真的是一时无二。

去年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几个大的三方平台都是在同一天,差不多的时间点,不约而同地下架。

当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还没有现在这么“百花齐放”。

而且没过多久,也出了相应的销售限制(第三方平台不允许代销)。

所以,保险理财产品是最适合不过的,也只有它有可以“包装”的潜质。

明星产品,当之无愧。

三、“小金保”们的现状

可惜,生不逢时,也没能支撑多久。

保险跟银行,都是一个“衙门”管的。

能风光一时,还能风光一世?

去年10月末,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通知》中要求从年1月1日开始,只有符合互联网人身险备案规定的产品才能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销售。

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等产品均不在互联网人身险销售范围之内。

很可惜,“小金保”们大都属于万能险、投连险等。

按通知要求,均不在互联网人身险销售范围内。

所以,现状就是全网“下架“。

不过,实测还是有差异的....

各个平台和保险公司实际执行起来,还是有所差异的。

现状是“小金保”们还有持仓的用户,是可以选择继续“转入”的,也就是继续“购买”。

并且,在几个平台上,也还保留了相应的入口。

关键的关键,居然还有配套的”营销活动“。

咳咳,不得不说某些平台和保司的“胆大”。

具体就不深入展开了...

对于咱们普通用户来说,如果你持有“小金保”们的话,不妨去相应平台问问看活动。

也许有“惊喜”!

但要不要上手,不妨看下下一部分。

四、“小金保”们还能不能入手

我的建议是慎入慎出。

慎入的意思是,不建议现阶段“加仓”。

看了下“小金保”们背后的保险公司,未来的经营情况还是需要打个问号的。

主要还是这些保司的产品的重心,或者说是保费的稳定性是存疑的。

对应的未来投资收益能力,也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比如某保司,去年前3季度的净利润比同期直接下滑37%,2,3季度净利润都是负的。

前年退保的保费更是占据了保费收入的6成之多。

你说“吓不吓人”?

咳咳,具体,就不深入展开了。

慎出的意思是,不建议马上退保。

基本入手的都是5年期,到现在有些朋友持有都快2年了。

回顾前2年的收益,其实都还是可以的,多少都在5%左右。

说实话,是跑赢大部分存款的。

退保一方面,面临的是直接的损失。

另一方面,说不定收益后面不会降呢?

再说了,真的收益剧降,先提个75%呗。如果再降,再考虑退保也不迟啊。

实际退得越晚,退保的手续费也越低。

五、其它

聊到这里,某银行活期+plus的身影也在我脑边掠过....

你买过吗?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天,我居然又接到了一个小金保的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