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煤炭央企整合动作不断专家预计中煤或扮演重
TUhjnbcbe - 2024/5/11 17:46:00

主持人孙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资国企改革,将国资国企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投入了大量的政府资源,形成了良好的改革氛围。本报今日结合当前国资国企改革的进展情况,以及读者关心的话题,特请专家学者给予详细解读,以飨读者。

煤炭央企整合动作不断

专家预计中煤或扮演重要角色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示,年央企要完成整合煤炭产能万吨的目标任务

本报记者苏诗钰

“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是有效化解煤炭行业散、乱、弱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持续增加煤炭优质供给,提高供给质量,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新闻发言人严鹏程表示。

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严鹏程表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煤炭企业平均规模将明显扩大,中低水平煤矿数量明显减少。力争到年底,在全国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亿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同时,也将发展和培育出一批现代化煤炭企业集团。

1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示,年央企要完成整合煤炭产能万吨的目标任务。

对此,中信建投证券一位分析师表示,年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将会更多元,而且会出现一些重组案例。预计今年煤炭央企重组整合将会有一系列的动作。中煤集团可能继续借助国源煤炭公司的平台横向整合其他央企煤炭资产,也不排除类似于神华集团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纵向整合的形式达到整合煤炭资产的目的;神华集团亦可能横向整合其他央企的煤炭资产,亦有可能继续进行纵向整合。结合到“十三五”规划期间,国家将着力打造2家至3家4亿吨级特大煤炭企业集团,中煤集团作为我国仅次于神华集团的第二大煤企,其产能规模尚未达到这个目标,预计中煤集团此次必将承担更多整合任务。

据悉,随着去产能工作的推进,全国煤矿数量已从年的1.08万处减少到年的处左右。《意见》明确支持有条件的煤炭企业之间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发展煤电联营,支持煤炭与煤化工企业兼并重组,支持煤炭与其他关联产业企业兼并重组。

中宇资讯煤炭行业分析师王秋力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煤炭企业与电力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现煤电联营,同时加大各个企业竞争力度,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协同效应,提高抵御市场抗风险能力。煤企兼并重组一方面是组建更大的煤炭企业集团,同时大型煤炭集团与电厂签订长协合同,长协量不断增加,挤占了市场煤的份额,更有利于稳定煤价。

金联创煤炭分析师毕方静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年煤炭行业产能的利用率会有明显的提高,产能过剩的局面会有所改善。先进产能能否顺利入市将会成为煤炭供需平衡的关键因素。并且会围绕煤炭企业与发电企业上下游的融合,以及煤炭行业内不同规模的煤矿整合。

地方国企改革再出发

混改中战略投资有望更活跃

本报记者杜雨萌

作为国企改革重镇,上海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方面意义重大。春节前夕,上海市市委书记李强就深化上海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企创新发展进行调研时强调,要以更大力度将改革推向深入,以国资管理创新带动国企改革发展,真正管好国资、放活国企,进一步调动企业积极性、提升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更好参与国际合作竞争。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资管理创新的着力点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国资监管角度看,应该加快推进从管企业转向管资本,构建基于管资本的国资监管新模式;另一方面是从国有企业的角度看,应该是进一步松绑放权,市场的归市场,企业的归企业,政府的归政府,充分厘清政企边界,让企业真正成为市场化主体,享有发展自由和权利。

刘兴国认为,由于上海国有企业在全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其改革发展对于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来说,具有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上海国有企业改革的积极探索,可以为其他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积累丰富的经验,指明前进方向。

事实上,《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今年各地召开的地方两会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组以及推进省属企业上市及资产证券化成为各省、区、市着力的重点。尤其是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更是成为多个省市的共识。

“回顾’十三五’,国企混改不仅成为国企改革最大的热点之一,突破同样很大。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大多数央企、国企混改还未形成突破势头。所以,后续对于混合所有制的改革部署和推进还要进一步加快。”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锦认为,具体来说,在混改机制上还需要有所突破。目前混改已经到了出台一套新机制的阶段,与之相配套的参与机制、经营机制、退出机制、分配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李锦表示,下一步,国企混改可能呈现战略投资更活跃、由“混”向“改”过渡更多、试点引领更突出、混改运营机制更成熟等特点。

市场化债转股倒逼僵尸企业加速出清

为国企轻装上阵腾挪空间

本报记者傅苏颖

央行在日前发布的去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今年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深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为此,《证券日报》记者专访了东方金城金融业务部助理总经理李茜。

《证券日报》:请问当前深化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对于降低国有企业杠杆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要体现在哪里?对于深化国企改革有哪些帮助?

李茜:降低国有企业杠杆率已成为去杠杆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场化债转股有望在深化国有企业方面发挥如下重要作用:第一,市场化债转股是国有企业降低杠杆率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优化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减轻财务负担,为其轻装上阵增强活力腾挪了空间;第二,市场化债转股倒逼僵尸企业加速出清,有利于去除国有企业领域的坏杠杆;第三,市场化债转股也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手段,可为国有企业引入多种类型专业性股东,有利于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并在公司治理层面强化对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和经营业绩的约束。

《证券日报》: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部署市场化债转股措施,降低企业杠杆率,将出台国企负债约束机制,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新设债转股实施机构。此次部署有哪些亮点?

李茜:此次部署有以下亮点:第一,在资金来源方面,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进一步拓宽社会资金转变为股权投资的渠道,出台以市场化债转股为目的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措施;第二,在资金退出方面,提出将研究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转股资产交易二级市场,有利于完善债转股交易的退出渠道,从而增强标的债权的流动性;第三,在实施机构方面,提出加强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机构力量,有效扩大了标的债权的买方需求,且各类参与的金融机构在投资策略、项目资源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可能产生互补效应,有利于提高债转股市场的交易活跃度。

《证券日报》:此轮市场化债转股在加速推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请问未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李茜:市场化债转股“签约多、落地难”的困局,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突破:第一,进一步为市场化债转股优化政策环境,稳定交易各方的政策预期。进一步理清债转股交易过程中定价机制、风险承担机制以及退出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完善相应配套政策;第二,通过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债转股交易的资金来源,丰富市场参与主体的类型;第三,采取多种方式降低债转股交易成本;第四,加强债转股交易的信息披露质量和信用记录管理,引入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开展信用风险评估,提高参与机构对债转股项目风险的识别能力;第五,债转股实施机构通过增资扩股增强资本实力,同时充分利用债转股专项债这一债券融资渠道。

社会资本参与铁路建设有四方面积极意义

本报见习记者孟珂

“年以来,国家连续发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铁路投资建设,包括利用采矿权、特许经营权等进行担保贷款,探索利用铁路运输、土地综合开发等预期收益进行质押贷款,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债务融资工具以及项目收益债、可续期债券和上市融资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越来越多的铁路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铁路投融资改革再次提速。日前央行提出,要培育多元投资主体,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广泛吸引包括民间投资、外资等在内的社会资本参与铁路投资建设。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瀚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铁路运营是由国家限定的,不是由市场化进行定价,因此铁路投资建设目前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投入成本很高;二是资本回收周期很长。从而导致社会资本对于铁路这类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缺少积极性。

谈及如何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参与到铁路建设中,江瀚表示,基于社会资本的逐利性,应进行统筹多方面考虑。一方面,应给予社会资本参与投资铁路建设的合理收益水平。从现行的定价机制出发,将现行的价格体系和管理体系中分出一块蛋糕来给社会资本。另一方面,应通盘统筹,将铁路运营中可以调动的资源与社会资本进行资源置换,给予社会资本足够的间接利益,例如配套货运、快递等。

“要真正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到铁路投资建设中,要保障社会资本的话语权,即解决社会资本权益保障问题,应提供公开公正的决策参与权。”刘向东说。

江瀚表示,社会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积极意义有很多,一是补充铁路建设资本金;二是通过多元化的管理体系推动铁路的市场化运营;三是社会资本的加入能够更多的带动社会化的运作方式,有效降低铁路建设目前居高不下的成本;四是社会资本具有透明性,有利于铁路建设阳光化发展。

证券日报之声

这里是最火爆的股市热点集结地!

之声

1
查看完整版本: 煤炭央企整合动作不断专家预计中煤或扮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