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想找一份普通的工作,没想到因为工作,使自己背负了一身债。
11月22日,自称新华保险(.SH)前员工的爆料人告诉红星资本局,在他们入职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市未央支公司(以下简称“新华保险未央公司”)期间,该公司以购买保险产品数及发展相关客户的人数,作为入职、转正和晋升的考核标准,并以物质奖励、升职加薪为由,“诱导”自己购买自保件(销售人员及销售人员亲属作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保险合同),保费支付方式均通过透支自己的信用卡完成。
这些前员工中,有人购买自保件26份,还有人为自保件透支信用卡,遭到暴力催收。目前,他们因未续交保费,保险合同已废止,已交保费亦无法退还。红星资本局了解到,新华保险前员工谢华(化名)以新华保险西安未央分公司“涉嫌欺骗”为由,将其告上了法院,日前已开庭审理。
此前,多地银保监部门曾发文要求,保险机构不得以购买保险产品作为销售人员入司、转正或晋级的条件,也不得允许自保件和互保件参与任何形式的业绩考核和业务竞赛。
针对此事,红星资本局多次采访新华保险。截至发稿时,新华保险未给予具体回复。
新华保险资料图图据ICphoto
应聘行政管理岗位最终成销售
转正需完成保单且无底薪
新华保险前员工谢华告诉红星资本局,年2月,自己在朋友的介绍下前往新华保险未央公司求职,“当时他们公司招聘的职位包括行政、管理、销售等,听说工资待遇不错。”
与谢华一样的求职者还有刘香富(化名),“我当时是在一家培训机构上班,听说新华保险待遇很好就来了。”
两人应聘的岗位分别为行政和管理。进入公司之后,他们接受了为期7天的培训。据称,前3天的培训内容主要讲解“保险行业好”,“全是讲保险公司的收入待遇不错,有月收入高达百万的”,后4天则主要讲述“如何推销保险”等。
培训结束后,公司告知,不管应聘什么岗位,新员工进入试用期后,都需要完成元的保单,如果要转正需要先完成元的保单费用,转正前没有工资。
为了转正,谢华办了信用卡,购买了3份共计元的保险,并与公司签订了一份《保险代理人合同》。刘香富也使用信用卡为自己和妻子、孩子购买了共计3份保险,花费多元。谢华称:“我们当时就疑惑,为何不签订《劳动合同》,为何不规定我的职业岗位,但公司却说这个行业没有劳动合同。”
签订《保险代理人合同》后,谢华拿到了工作证,成为公司正式员工。直到此时,他才知道自己成为了公司销售,转正后仍然没有底薪,且每月需完成至少一份保险单的绩效考核,无法完成就无工资。
新华保险工作证受访者供图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在社交平台上,有网友也分享过类似的求职经历。此外,据陕西城市快报年6月的报道,新华保险以其他公司的名义招聘,“诱骗”不少应聘文员的求职者成为新华保险的业务推销员。新华保险一位人事经理李女士称:“因为你用新华保险的名义招人,人家以为你是招聘来卖保险的,这只是一种技巧。”
城市快报报道截图
“坑”完亲朋仍难完成考核
领导“建议:自己买公司的保险
成为正式员工后,谢华发现新华保险未央公司经常组织开会,而“开会的目的就是要你发展成员、让其购买保险”。
公司还表示,如果业绩完成了,不仅可以拿到工资,还可以晋升职务,还会有冰箱、洗衣机、国内外豪华游等各种奖励。如果没有完成任务,会受到语言侮辱,还面临着扣除当月绩效等处罚。
谢华介绍,该公司对员工的职位从下至上划分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状,主要包括实习生、转正生、主任、高级主任、经理、总监、高级总监、超级总监等。其中,主任需要自己发展6名新人,其中2人必须转正,每月的待遇为15%的提成;经理需要发展50个人,至少需要20人转正。
“每个职位都会对应购买的相应产品及发展的人数,职位越高,工资待遇越好。”在谢华的了解中,北京有一个超级总监,位于塔尖之上,月收入百万元,但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为了挣更多的钱,谢华开始疯狂“签单”,并最终晋升到主任。他鼓动周边的亲戚朋友等来买保险,“很多朋友都是看在我的面子购买的,其实他们根本就不需要这些保险。”谢华坦承,他将很多人都推进了这个“坑”里。“我父母的几份保险根本就没有什么用,还有几个朋友购买的根本就不合适。”
即便如此,由于每月的考核量太大,他仍然难以完成。这时,上级领导给他提出了“建议”——自己买公司的保险。
办11张信用卡买17件自保件
保单还是违规的
谢华没有钱,于是他办理了几张信用卡,为亲属购买各种保险。根据其统计,在一年的时间里,他共计办了11张信用卡,购买了公司的17份自保件,涉及险种包括“健康福星增额()重大疾病保险”“附加个人()意外伤害保险”等。
17份自保件受访者供图
谢华后来才了解到,在其下单的17份自保件中存在诸多违规问题。
年10月,中国银保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