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践指南作为循证医学的产物,与我们平时常听到的临床路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我们在具体实践中应该如何去应用临床指南或临床路径呢?
什么是临床实践指南?
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CPG)为各大医学会制定、发布,顾名思义是指导方向,是医疗指导性文件,告知我们大体方向、辨别方向的依据和原则底线。临床实践指南作为缩小当前最佳证据与临床实践之间差距的临床决策工具,在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科学配置医药资源和保证患者的权益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英国国家临床指南中心(NationalClinicalGuidelineCenter,NCGC)年颁布的最新版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管理指南中,使用系统评价方法共产生出35条推荐意见,并根据GRADE分级系统对推荐意见的证据强度和推荐级别进行分级。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RegisteredNurses’sAssociationofOntario,RNAO)于年颁布了高血压护理管理指南,指南包括实践、宣教、组织和政策3个部分共35条推荐意见,但没有对推荐意见的推荐强度进行评级。
什么是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CP)由各学科的专业人员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将某疾病或手术的关键性治疗、检查和护理活动标准化,按照预计住院天数设计成表格,使治疗、检查和护理活动的顺序以及时间安排尽可能地达到最优化,藉以减少资源浪费,缩短住院天数,使病人获得最佳服务品质。
例如,某院制定的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就是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获得急性心力衰竭的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并按照到达急诊科30min内、到达急诊科30~10min内、住院第1天、住院第天、住院第3天、住院第4~5天、住院第6~10天和住院第11~14天9个时期进行划分,每个时期均包括主要诊疗工作、重点医嘱、健康宣教、护理处置、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六大部分及其具体内容,从而进一步规范了这一急危重症的管理。
临床指南与临床路径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总体上,两者共同点在于目的、对象相同,均需循证制定和实施,并且科学评价、定期更新。主要区别在于“指南定原则,路径定细则”,临床指南通常被用来指导制定临床路径,具体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相对于临床实践指南来说,临床路径其内容更简洁、易读、适用于多学科多部门具体操作,是针对特定疾病的诊疗流程、注重治疗过程中各专科间的协同性、注重治疗的结果、注重时间性。
就遵循循证医学原则而言,临床实践指南最为严格,临床路径次之。在适应范围方面,临床实践指南较广,临床路径较窄。
在用药方面,临床路径相当于是医生用药的标准化SOP,临床路径管理是按病种付费的基础。
诊疗指南是既有着临床用药的推荐性作用,也有着限制性作用,但指南的进入门槛一般较高,能进入的品种也是少之又少。市场上80-90%的品种无缘指南。
医师如何应用临床路径和临床实践指南?
“指南定原则,路径定细则”,临床指南通常被用来指导制定临床路径。
指南涵盖路径,路径则是基于循证医学方法和证据、临床指南等制定的具体治疗措施和计划,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