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白癜风抗白梦 http://www.a5city.com/湿疹是一直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其发病原因和病理机制比较复杂,剧烈瘙痒且易反复。今年新冠肺炎蔓延全国,手卫生是预防传播的关键,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更需注意,然而频繁进行手部清洁易造成手湿疹的发生,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红斑及丘疹,严重者还会出现皲裂和渗出等情况。那我们该如何自我防护呢?下面先跟着我来认识一下湿疹吧!
什么是湿疹
湿疹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具有对称性、多形性、渗出性、剧烈瘙痒、反复发作等特点。根据病程和皮疹特点,湿疹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种。
湿疹属于中医学“湿疮”、“浸淫疮”、“血风疮”等范畴,根据皮损的不同部位,亦有“旋耳疮”、“乳头风”、“肾囊风”、“四弯风”等名称。
湿疹产生的原因
湿疹病因复杂,多由内在因素(慢性感染病灶、情绪精神改变、内分泌等)、外在因素(鱼虾、花粉、尘螨、气候、环境、物理刺激、化学刺激等)相互作用下发病。与过敏体质有关,有家族遗传倾向。
中医认为本病发生因禀赋不耐,风湿热阻于肌肤所致。急性者湿热为主,常因饮食、过食辛辣之品等,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蕴,复外感风湿热邪,两邪相搏,阻于腠理,浸淫肌肤而发病。亚急性多为素体虚弱,脾虚不运,湿邪留恋,肌肤失养。慢性者多因湿热蕴久,病久伤血,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去濡养。
湿疹的表现
01
急性湿疹
起病急,发病快。初起常在红斑基础上有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或水疱,疱破后可出现糜烂、渗出。界限不清,多对称分布。自觉瘙痒剧烈,易反复发作。
02
亚急性湿疹
由急性湿疹炎症演变而来。皮损多暗红色,水疱、糜烂逐渐愈合,渗出减少,可有丘疹、少量丘疱疹及鳞屑,呈轻度浸润,瘙痒改善。
03
慢性湿疹
由急性及亚急性湿疹迁延不愈而成。起病缓慢,皮损散在红斑、丘疹、抓痕、鳞屑,皮肤肥厚,粗糙,呈苔藓样改变,瘙痒程度不一。
湿疹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
急性湿疹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后者局限于接触部位,病因明确,有接触史,皮损形态单一;慢性湿疹与神经性皮炎相鉴别,后者初起瘙痒,后苔藓样变,好发于颈项、骶尾、四肢伸侧,无渗出史;手足湿疹与手足癣相鉴别,后者真菌感染,掌跖或指趾间,皮损以水疱、脱屑等为主,单侧发病,真菌镜检(+)。若不能明确诊断建议及时就诊。
湿疹的处理原则
西医予以抗炎、止痒,常用抗组胺药、镇静安定剂。外治法宜清洁、消炎、止痒、抗菌、收敛等。
中医治疗上急性湿疹宜清热利湿,亚急性湿疹宜健脾利湿,慢性湿疹宜养血祛风、润燥止痒,外治法宜用温和药物。
湿疹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需要辩证论治。西医一般用抗组胺药:依巴斯汀、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氯苯那敏等。
外治法:①红肿、糜烂、渗液的皮损,可选用3%硼酸溶液或0.02%呋喃西林溶液或山东汉方制药产品湿敷;②皮损炎症减轻、渗液减少时可外涂氧化锌油或糠馏油糊剂,或黄连膏、青黛膏外用;③无渗出,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三黄洗剂或扑粉;④对于慢性湿疹,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硬膏等。
湿疹的预防与调摄
①合理洗浴,清洁皮肤。急性湿疹忌用热水烫洗,一般用(27℃-30℃)温水冲洗,洗后2分钟内用润肤剂涂抹;忌用肥皂等碱性物质清洁皮肤。
②避免诱发及加重因素。应忌食鱼虾、牛羊肉等发物及辛辣刺激之物,忌食香菜、葱、韭菜、生姜等辛香之品。避免搔抓,以防感染。
③合理生活起居。避免熬夜和精神过度紧张;适当运动,保持大便通畅。
④注意事项:急性湿疹或慢性湿疹急性发作期间应暂缓注射各种疫苗。
相信通过以上的解说,聪明的您肯定已经初步认识湿疹了吧!宅在家中也可以改善症状,远离可恶的新冠病毒!切记,如果在家中病情得不到改善或出现医院就诊。
专家介绍:刘涛峰
单位:安徽中医院
皮肤科主任医师
擅长领域:对皮肤性病科各种疑难杂症具有较高的诊治水平,擅长银屑病、痤疮、荨麻疹、湿疹、黄褐斑、白癜风、疣、浅部真菌病、梅毒、尖锐湿疣、淋病等皮肤性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学术兼职: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理事,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理事,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安徽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委员,安徽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主持参与多项国家及省级课题。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