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邀请到「有料知识官·陈裕华」和大家聊一聊保险行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破局。
我原先在头部寿险公司,从事有关科技运营方面的岗位,不过后来涉足财险公司,从事互联网保险对接工作。可以说前后差异是比较大的,不管是企业规模、产品体系、工作内容等都有着显著区别,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却有了一些体会,今天就将那肤浅的认知做一个简单分享吧。
一、保企赚钱更需要硬功夫
保险行业目前仍处于上升期,可以说未来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只要经济不断发展。不过可以明显感觉到,现在各家保险公司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增长压力,不少公司还面临着亏损的情况。这可能是多种因素导致的,行业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空白市场大幅减少,经济发展从高速进入中速区间,加上这几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人们收入下降......
从上图可看到,近10年保险行业增速明显下降,从以前年增长轻松15%以上,到现在艰难维持在5%左右。虽然这些年各家公司块头显著变大,但是有哪家公司下一年目标不要增长的?估计不少公司的目标不止是要增长,更是要超行业的增速,在行业增长困难的情况下,企业获得增长必然就要在激烈的市场中厮杀,从对手的牙缝里把肉抢过来,难度可想而知。
在这,就拿平安寿险来举例,作为国内盈利能力最强的保险公司,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平安寿险也在大刀阔斧进行自身的调整。在最高峰的时候,平安寿险代理人数量超万,而如今代理人数量已经不足40万,规模缩小了一大半。
在行业高速增长期,代理人队伍大企业连接客户的触点更多,能够迅速抢占空白市场,带来无数的客户。但当行业增速下滑之后,维持这样的队伍意味着高昂的成本,而市场对代理人要求更高了,因此改革势在必行。一方面,这是企业在主动出清,提升人均产能,打造高素质的队伍,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市场;另一方面,这几年大环境的原因,人们觉得赚钱变难了,而代理人的收入不确定性大,不如跑滴滴、送外卖稳定,因此大量流失。
在财险行业,给人的感受是企业盈利难度更大。这里,就拿最近接触的意健险举例子,整体销售费用率高不说,赔付压力也较大,很多业务是在亏损的边缘,“坑”比较多。针对一些项目能否承保,需要多个部门反复沟通,如履薄冰,考验的是企业精打细算的能力,赚的是辛苦钱。
可以预见,未来保险公司赚钱需要更过硬的功夫。
在市场初期,可以凭借“信息差”赚钱,比的是你知道但别人不知道;随着市场的发展,可以凭借“认知差”赚钱,比的是你懂但别人不懂;当市场进一步发展,可以凭借“能力差”赚钱,比的是你能实现但别人无法实现;当市场足够成熟的时候,可以凭借“执行力差”赚钱,比的是大家都能实现但你做得最好。
二、中小险企面临更大考验
几乎所有行业到了成熟阶段,都会演变成强者通吃的局面,CR5一般在50%以上,有的行业甚至CR5超过70%。由于具备规模优势,头部企业在产品、科技、人才、管理等方面都能投入更大,从而捍卫自身的行业地位。
在寿险行业,头部公司有着强大的代理人队伍。代理人与寿险公司签署的是代理协议,本质上来说不属于公司的员工,但是公司却能通过《基本法》对代理人形成较强的约束,一定程度上当成“自营渠道”进行管理,有效地控制了销售费用,获得较大的盈利空间。然而,代理人队伍的组建成本是巨大的,需要投入巨大的费用进行招聘、培训、管理等,然而见效周期又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中小公司想超过头部公司非常难,这成为了头部公司捍卫市场地位的护城河。
在财险行业,中小公司同样形势严峻。财险公司销售的大都是1年期短险,这意味着什么?每当保单快到期的时候,均面临着较高的客户流失风险。用车险来举例子,客户投保完成后,如果不发生理赔,保险公司平时与客户的交互接近于零,但是车险快到期的时候,能收到多家保险公司打来的报价电话。然而,大多数客户车险续保时最关心的是价格,因此很容易转投到别的公司,忠诚度较低。
意健险方面,这是在线上销售时C端客户购买的主力产品,销量快速增长,所以互联网渠道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不过,由于互联网平台掌握了流量,同时市场上产品同质化严重,合规过程中保险公司处于严重弱势地位,不但要承担理赔风险,还要忍受高昂的销售费用,苦不堪言。
中小公司由于市场地位处于劣势,品牌影响力较小,在合作过程中面临的压力将比头部公司更大。
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一切,消除距离,冲击基于信息不对称而获益的商业模式,让消费者真正掌握主动权。
互联网最大的优势是效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便利性,让消费者用更少的钱,享受更好的产品与服务。然而,现有的模式是平台成了赢家,保险公司最苦,消费者购买产品所支付的钱,很大比例成为了流通成本,这与互联网的本质有点背道而驰,可能是一种不太健康的现象。
三、未来破局的一些小思考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市场局面,作为保险公司,特别是中小保险公司,怎么样才能破解增长压力,获取更好的盈利呢?
道路曲折且漫长,有些方向也许可以尝试:
1、专注创新寻求差异化
“卷”的原因是供大于求,增量市场有限,都在存量市场竞争。作为保险公司,专注创新寻求差异化,是应对内卷的一种方式。
创新,涵盖产品与服务两方面,努力打造差异化。当具备差异化的时候,才能在细分赛道上获得新增长点;只有避开同质化,才能获得更大的议价权,否则与渠道合作时由于同质化严重,渠道方完全掌握主动权,导致销售成本高企。
不过,创新是一项艰难且长期的工作。当你由于创新获得成功时,竞争对手很快就会模仿,导致再次进入同质化竞争,因此只有持续专注于创新,不断地远离同质化竞争地带,才能获得更好的增长和盈利。
2、加强品牌与私域流量建设
在文章《保险公司要努力“养鱼”了》中,我们建议保险公司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属于自己的私域流量。
品牌是流量的来源,强大的品牌能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低成本流量。通过长期的深耕,将公域流量的用户引入到私域流量池中,为用户提供长期价值,打造属于自己的流量。我们都知道外部流量渠道成本很高,加强自身品牌与私域流量建设,降低外部流量的权重,能够降低公司运营成本,获得更好的盈利空间。
据初步了解,中小险企的续保率较大公司偏低,通过将线下客户引导至线上进行运营,提高续保率及复购率,也许能创造不小的收益。
当然,品牌与私域流量的打造需要长期投入及耐心,不能一蹴而就,短时间内一般很难看到效果。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人们总是高估一件事短期内的影响,而低估了一件事长期的影响。
3、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粗放式发展的模式将逐渐淘汰,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将成为主流。中小公司可以通过提高效率来降低运营成本,例如,优化内部流程、投身数字化经营、提高工作效率等方式来降低成本。
市场竞争中,低价格不是优势,低成本才是优势。低价格的结果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低成本能让你就算不赚钱,也能把对手熬倒下。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法,鉴于水平较低,无法列举太多。
最后的话
未来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管是大公司,还是中小公司,赚“信息差”、“认知差”的难度变大,赚“能力差”、“执行力差”的钱将变得普遍。
专注创新寻求差异化、加强品牌与域流量建设、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等,是破解增长压力、提高盈利能力可以考虑的方向。
市场竞争,就如同去山上砍柴一样,刚开始柴多人少,你可以慢悠悠,刀钝一点也没关系。但是当砍柴的人越来越多,慢的人可能就抢不到多少柴了,这时候不仅要有一身力气,还要有一把好刀。
作为一站式智能内容运营平台,易有料百川平台为保险业提供了高效多元的内容供应和管理服务,覆盖各类业务场景和需求,帮助保险业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百川智能平台具备理解能力、推荐能力和数据能力,通过自动化的分析和推荐技术,为保险企业提供智能化的内容供给,有效地解决传统保险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通过数据能力的支持,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和偏好进行数据分析,为保险企业提供更为精准的业务决策支持。
借助百川智能平台的支持,保险企业能够开展更为精细化和个性化的私域运营,建立起紧密的用户关系,并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数字化转型也将在平台的帮助下得以推动,企业能够更好地整合内外部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实现数字化的业务流程和服务创新,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欢迎留言与本期知识官沟通交流~
易有料简介
易有料yiyoul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