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术比较好俺发了
越南旅游胜地下龙湾的旅游船,有些像十里秦淮的画舫,看着很亲切。船娘是个长得清清爽爽的姑娘,同团的一个腕上戴了拇指粗手链的老兄老去挑逗她说话,一会问人家结婚了没有,一会问越南男人娶几个老婆……越南船娘汉语说得不错,她说自己是旅游公司的员工,就像中国国有企业在船上的职工,隐约有点自豪的样子。那老兄听说她在船上这么辛苦月工资才相当于六百多元人民币时,立即像被钉子扎着了屁股,大惊失色道:怎么这么少,我们那儿最低生活保障也比这个多!你知道什么叫低保吗?就是躺在家里屁事不做,到时候给他发钱。你看你这么辛苦才拿这么点钱,跟我到中国去吧?越南船娘也许见多了这种人,见招拆招地笑笑说,我跟你去没工作又没钱怎么生活啊?那老兄立即说,我养你啊,一个月给你两千,比你上班强多了……还是这个老兄,在下龙湾往河内的大巴车上,一会儿说车况太旧,一会儿说马路太差,过一会又瞧不惯路边的民房,说这房子修得像一条窄巷子,当听导游说越南还没有一寸高速公路时,立即呵呵大笑,说怎么可以这样,我哪儿高速公路都通到我家门口了……在越南的行程,那老兄一路不断点评,很是恬噪,其神态就像腰缠万贯的富豪访问了贫民窟。我们那个团的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很多人本来就不认识,而且直到行程结束依然不认识,那戴粗大金黄手链的老兄我当然不知道他姓甚名谁,但他这个嘴脸我总觉得似曾相识,见过的,一定是见过的。早些年有个标志十分别鲜明的群体,戴粗大金镏子、缠拴狗链那么粗的项链、满嘴粗话、常常伸着脖子朝车外图浓痰……这是先富起来的一群的标准像,由于钱来得太快且多非正途,他们真不知道怎么活才像个人样子,尤其想要让别人知道自己是有钱人,于是恨不能学古人那样,挎着褡裢里头装的都是沉甸甸的银子才好呢。他们那样子也让当时的许多中国人也看不起,送他们一个非常形象的“雅号”:暴发户。大浪淘沙后,许多暴发户都改弦易辙了,很多场合都装起斯文来,尤其对自己的下一代充满了期待,纷纷把子女送到“贵族学校”学做淑女绅士。尽管此行为让许多人嗤之以鼻,但我还是比较理解的,就算是装出来而不是他本身素质,绅士淑女总比他们爹娘满足污言秽语强些。不管人有多少钱大都不愿意别人把自己看成是“暴发户”,因为这个称呼包含了许多轻蔑甚至鄙视的成分在里头。不管对别人把自己看做暴发户有多么不情愿,但一些人骨子里溢出来的那种味儿是怎么也掩盖不了的。在下龙湾挑逗越南船娘的那个老兄,假设有人当面叫他“暴发户”,他必定跟你急,不过其行为做派分明就是暴发户最好的代言人。个人的如此做派令人嫌恶,倘若一个群体一个国家的许多人都具有暴发户的心态,那又会是什么形景儿呢?中国人穷了很长时间,穷怕了,知道这穷的滋味不好受,以前看到外国人一般都当成富翁,现在出去旅游俨然翻身的解放扬眉吐气了,欧洲一些名品店对中国游客的态度恭敬有加,令许多中国游客更加“老子有的是钱”起来,自我膨胀得了不得,所以有人甚至觉得大声喧哗、随地吐痰都成了某种特有文化现象了。于是有人到处宣称“中国人可以说NO”了,投资美国国债被小品演员说成是找我们“借钱”时台下掌声雷动,自豪得很。最近内地游客在港澳旅游时老跟当地人打架,除了高额赔偿的吸引,我以为某些内地游客那种可笑的“有钱人”的优越感已经若隐若现了。是啊,经济总量我们号称已经是世界老二,其实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如果用来鼓鼓劲或许可以,但真要使暴发户心态深入人心多半要坏事,不说别的,单说“没有一寸高速公路”的越南,他们国家的确不大有钱,可据说越南的财政政策是典型的轻税薄赋“藏富于民”,当我们觉得越南船娘的收入还没有“低保”多的时候,也许她心里也在偷笑呢,因为这是不好比的。赞相关美文阅读:·1/3省份投入未达标·中国的官场习惯·给老公嘴上绑块“尿不湿”·与女儿游游颐和园苏州街·语文考试的爆笑填空·买卖·母猫公猫之歌·羽化成蝶·残缺的历史与大众参与的全历史